
3月18日,《恶兽》这部电影在多个正版视频平台上线。尽管电影的宣传还没有全面展开,主创团队已发布了部分物料和说明。从这些材料来看,《恶兽》是首部由AI全程参与创作的电影之一。此前,已经有微短剧借助AI进行创作,但必须注意的是,所谓的全程参与并不是指完全由AI完成,而是在人类主创的指导下,AI承担了辅助性工作。毕竟股票怎么用杠杆买,现阶段的AI技术还无法独立从文本到视频生成内容。
这一点,我在解读《兴安岭诡事》时已经提到过。说利用AI几千元就能制作出一部微短剧或电影的说法,纯粹是外行言辞。对于《恶兽》,主创团队发布的说明则表明,AI在其中扮演的是一个辅助的角色。我们不妨直接看他们的描述:
《恶兽》以“远古巨兽武罗侵袭人类城市”为主线,制作过程中充满了技术实验的色彩。从故事的初步构想到剧本的编写,都是通过ChatGPT生成的。编剧团队进一步根据AI的输出,打造了“兽性与人性对抗”的核心冲突。同时,使用Midjourney绘制人物、巨兽形象及概念场景,确定了电影的美术风格;Metahuman技术则用于制作高精度数字角色,结合Rokoko动作捕捉系统,实时控制角色的动作,Animator则精细地捕捉演员的面部表情;Style3D则为角色的服装动态模拟提供物理支持。
展开剩余70%在虚幻5引擎的支持下,这部电影实现了爆燃战斗场面和精细场景的实时渲染,连音效和背景音乐也都由AI工具Suno调整完成。可以说,《恶兽》是一部完全没有动画师参与、也没有绘制故事版的动画电影,标志着技术从工具转变为共创者,推动了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。
对于非电影行业的朋友来说,可能会觉得这些技术名词有些难以理解。简单来说,这部电影的各个方面,包括剧本创作、画面和音乐等,都离不开AI技术的帮助。例如,AI并不是独立完成剧本创作,而是在人类编剧的协作下,利用AI的能力对剧本进行完善。其他创作部分,也是采用了类似的合作方式。
接下来,我们讨论一下《恶兽》的质量。就特效画面来说,个人观感是它已经不输给许多好莱坞的特效大片。当然,如果硬要将《恶兽》与卡梅隆那种动辄上亿美元的电影相比,还是无法匹敌。其实,好莱坞很多特效大片也在使用类似的技术,只是他们把这些技术藏得比较深而已。如今,这些技术在中国也变得越来越普及。
随着《恶兽》的出现,类似技术将被广泛应用,未来大量的特效电影可能都不再那么具有独特价值。以往我们觉得好莱坞电影中的炫酷特效,很多其实只是利用了这些普及的技术,现在的网络电影也能轻松掌握这些技术。未来,会有更多像《恶兽》这样的电影出现,影迷们也许只是为了新鲜感。
然而,这类电影仍然存在一些问题。比如画面上,尽管已经努力让动画人物更趋近真人,但面部表情和细节处理上仍显不足。这是好莱坞电影和日本电影面临的同样问题,真正做到“以假乱真”,恐怕还需要很多年。
《恶兽》这种类型电影最大的挑战,依然在于剧本。AI辅助剧本创作的最大问题在于,这些人工智能工具只能基于现有的人类成果进行“拼凑”,无法创新出全新的故事。《恶兽》采用的故事模板,依旧是经典的“人类与小怪兽的大战”,其中涉及的情感也大多是人类的普遍情感,比如情侣、母子等,这些情感题材已经被好莱坞反复使用过,并且这些老掉牙的故事早已没有市场。
AI与真正的剧本创作之间,还有很大的差距。即便AI能够拼凑出一些情节和故事,它仍然无法创造出有独特视角的全新故事。如果我们满足于那些老旧的、套路化的剧本股票怎么用杠杆买,那么AI创造的内容或许能够提供帮助。但如果我们追求原创性,特别是在情感表达方面,AI的能力还远远不足。伟大的作家和编剧的魅力就在于他们能创造出没有人见过的、充满情感深度的作品。AI目前无法理解并传递人类情感,尤其是悲悯感——这是一种建立在独立人格基础上的情感,除非机器也能拥有独立人格,否则它无法真正感知和表达悲悯。
发布于:山东省